大山里 “走出來”的漢子
時間:2015-03-19 點擊:348俺是保安,俺驕傲用2013年央視春晚的這句“臺詞”來形容保安這份神圣的職業再恰當不過了。多少個日日夜夜的堅守,換來的是一方的穩定與安全;多少個朝朝暮暮的保衛,贏得的是大家的贊嘆與認同。六年前,為了一個“走出去”的夢想,義無反顧踏上了外出務工的路上。六年后,為了擁有一份“穩定”的工作,輾轉數次來到了津南污水廠這片土地上。他叫李福林,是一名保安人員。
一個下午,他站在墻角,看著過往的人群,一個個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孔,他欲言又止。站在原地,若有所思,突然,他攔住我們的去路,從兜里掏出幾張皺巴巴的紙,怯怯地說:“做保安工作好幾年了,現在因為年紀大要離崗,臨走前我為污水廠寫了點兒東西?晌矣植粫褂秒娔X,能麻煩你們給輸成電子版的打印出來嗎?”起初就想著能幫就幫唄,舉手之勞而已。第二天給他送去得時候,他叫我們歇會兒再走。話匣子就這樣打開了。閑聊之中,發現眼前的這個保安人員雖然外表樸實無華,談吐謙和質樸,卻“故事”豐富。
“走出去”的信念
那個遙遠的家鄉,那個他魂牽夢繞的地方。那里自然環境惡劣,十年九旱,屬于中國的貧困地區。也許我們想象不到那里的貧寒,或許有的家庭連溫飽都解決不了。他說:“幾十年以來,我一直在家務農,現在孩子都成家立業了,我和老伴也走出來看看”。當我們問他為什么這么堅定要走出來的時候,他說“世世代代都在圍著一畝三分地而辛勤耕耘,每次都是廣種薄收,年年歲歲都是如此。新聞上說外面的世界很美好,樓有多高,路有多寬,車有多多,深深吸引了我。再加上我們那里大多數人對文化的漠視,對教育的冷淡,讓我更加堅定信念,走出大山好好取取經,看看外面是怎么發展的”。作為一名保安人員,能有這等遠見卓識,著實讓我汗顏。談到對現在生活變化有什么感想的時候,他的臉上寫滿了“喜”字:“這么多年的變化可真是太大了。得益于咱們改革開放的好政策,我們才有機會出來。大山外面的世界真是不看不知道,一看嚇一跳啊。故土換青春,千里情自深”。對“家鄉”這個可敬可愛可親又可氣的名字,堂堂五尺男兒,在我們面前吐漏真情。
對受教育的認可
“供兩個孩子念書,光上大學就花了11萬”。“11萬”相比于上千萬的豪宅、上百萬的豪車、數十萬的名表等都算不上什么,但對一個普通農戶來說卻是天文數字。我們不知道這些錢是多少血與汗換來的辛苦錢,是多少個日子省吃儉用從牙縫里摳出來的艱辛錢;我們也不知道在這樣的路途中他們遭遇了多少人的白眼與鄙視,他說他受了打擊:“一個領導在會上說我作為農民就應該平平淡淡的生活,孩子上幾年學外出打工、賺錢、成家,就算能考得上也不見得你供得起”。不服輸的決心讓他堅持,他說“我的文化程度不高,我熱愛文學特別是古典文學,但我有很多看不懂的地方,每每這時候,我都會告訴自己:知識是多么的寶貴。我自己窮,不能讓下一代跟我一起受窮”。城市的生活并非一帆風順,可是為了孩子接受好的教育、為了改變家鄉貧困的面貌,他一直都在堅持著。他知道“萬般皆下品,惟有讀書高”的真正內涵。
贈人玫瑰,手留余香
城市的保安,在很多人眼中是最卑微的工作,他不這樣覺得,他幽默地學著春晚上的臺詞說:“俺是一名保安,俺驕傲”給我們分享他保安生涯中的點點滴滴。他說:“我剛來的時候在大學里面做保安,那是我最快樂的時光?粗@些孩子仿佛看到了幾年前我孩子求學的身影。”在做保安的幾年里,他幫助數名在校學生完成學業,當問起他名字的時候,他說:“不用記得我是誰,只要你們好好念書,就夠了。不能和別人比吃穿,那是父母給的,要和別人比學習,那才是自己的”。他或許找不到合適的詞匯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,只想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關心別人,奉獻自己的一點光、一點熱。在他眼中學習好才是脫貧的最好出路,在他身上我們發現了榜樣的光芒。他知道上學的不容易,他更知道供孩子上學家庭的艱辛,那些受過幫助的寒門學子甚至不知道他的名字,而他播撒的愛的種子相信會生根發芽。
關于未來:
“知識文化是改變家鄉的捷徑。家鄉缺天時和地利,只有學習好走進一個好的壞境學習知識,才能回去改變家鄉的面貌,為下一代造福”。我無法理解“學習”在他心中的分量,我也出自農村“望子成龍,望女成鳳”是天下父母共同的心聲,但他的這種觀念更濃烈,更有力。“我經常教育兒子要安居樂業在城市,不忘家鄉養育恩”。他說:“我認為孩子都是好孩子,我們生活在偏遠的山區,可是孩子是無辜的,他有權利接受好的教育。小孩子就像樹苗一樣,只有澆水施肥再加上陽光的滋潤才能茁壯成長”。六年的城市保安生活使他改變了很多,繁華的直轄市與落后的小山村之間的對比,使他心中的波瀾常年不能平靜,他一直在思考家鄉的出路,他想為家鄉的建設增磚添瓦。
編者按:一直以來,幫助山區的孩子是我的心愿,卻由于種種原因沒有付諸實施。我只是通過網絡、電視等知道他們的貧窮,卻沒有親身感受他們的艱辛。如果有機會我一定去看看大山深處的孩子們,與他們分享生活中的點滴。同時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奉獻自己的一點兒愛心,讓改革的春風沐浴祖國的每個角落,讓時代的號角吹響國家的每片土地,讓我們的愛滋潤他們的心田,溫暖他們的心窩。(津南項目部 張麗麗)
-
上一篇:生命不息 奮斗不止——杰出青年劉桂東先進事跡
下一篇:我親愛的戰友